2009年4月25日星期六

摇滚是给自己的而民谣是送给生活最美妙的礼物














在周云蓬组织的“音乐照亮生活.贫困盲童计划”中发现来自潮汕海丰的五条人。五条人在《红色推土机》中献唱了《拉手曲》,是旧时潮汕地区孩童们经常会哼唱的歌谣!用手风琴木吉他口琴改编后的歌谣非常的亲切动人,因为他们在用与我很相近的母语在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用母语歌唱,是献给生活最美妙的礼物。

发现他们时对我来说真是个很大的惊喜,不仅是因为能在潮汕看到了一只以独立民谣风格的却能用原汁原味的土著词汇歌唱的音乐组合。最重要的是他们带给我的亲切的孩童时代的回忆,甚至对本土文化、对自己母语带来的信心。他们的音乐来源于那个沿海小县城生活的杂杂碎碎、地方戏曲的故事、民间遗传下的口头文化......无处不充满着这个南国小城的浓烈气息,有人说是音乐化的侯孝贤电影,感觉十分的贴切,他们就像“风柜里来的人”,又在暗讽现代的那个南国,“南国,再见南国”........

上图是五条人在海丰县,那情景就好像我看到杨一在街头弹唱的时候,男女老少在听一位属于他们的歌者。
五条人








from花间飘鸡毛

上次和小毛去了广州小洲村人民礼堂的民谣音乐会,低调的民谣家们上了人民礼堂,小洲村的田间老少携儿带女也来到了人民礼堂。

因为民谣就是为人民服务滴?








from花间飘鸡毛



2009年4月10日星期五

时尚坐便器与悲情T台


听说这样的海珠大桥跳桥事件已在今年年初到现在就上演了5次,从建桥到至今有媒体记录的次数就有16次。它仿佛成为一块“自杀”圣地,但每次所有欲跳桥者都成功“获救”,它仿佛又成为“死亡秀”的城市T台,它的悲情又反讽意味,怎不亚于杰德古迪的死亡直播。

但我还是忙碌的马不停蹄的记录着时间地点人物怎么回事怎么发生新闻五要素。围观者越来越多车辆堵成一条长龙怪物,极度好奇又极度不耐烦。有次在跳楼现场,死者就盖着白布躺在楼道中央,放学路过的两个小孩是雀跃好奇的,但你宁愿相信这无关他们对生命的不尊重,他们只是在看一场成人的剧集。

男子身穿红艳的衣服,胸前挂着牌,上书“无良老板,毒害民工”字样,但除了这些,所有人都不知他是谁,他发生了什么,当他下桥欲讲述其经历之时,已被押上警车送走。所有桥下的人都向上望,望着他在高桥上来回走动,望着他背后巨大的广告牌,时尚坐便器,充当杜尚的、时尚与艺术的皮条客的白领男子。当桥下的所有人在低下头的瞬间,多么像广告中皮条男子用N度角仰望星空后般的忧郁而迷茫?

走投无路欲控诉,欲上访,被指责成“偏执型精神障碍”,只能欲绝命,欲断魂,但何不防如今日,有人上中院,拿斧头,拿菜刀。

2009年3月26日星期四

记号

我看到大批的人流焊定在各自的世纪
沉淀在各自的根子
日常的包围,现实的困死
竟相排斥
在这最大的攻击里
多绝望啊
年轻的人类,每一种人都古老
不知道幸福,却又知道不幸
在懂得很多的时候已经不再相信
人类多次剥落,多么稀薄
是否值得死去?

骆一禾写的,20年前的今天海子死去,89年5月骆一禾也死了,在这里共同纪念他们。他们的死都很自然,就像春暖了花开一般,完全无必要惊讶,唏嘘。 很高兴,我在该读到海子的年纪读到海子, 以至于我能像拥有了一件珍贵无比的宝物,随着光明运行,虽然黑暗永恒。

你看,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情景多么动人,感人泪下。

海子他就像个记号,我们看到它,就不会忘记麦子、土地。

2009年2月10日星期二

墓碑

刚看有文章写到,中央政治局经两次讨论,对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下令解封。但又严禁公开,只准有限的高干接触这些档案。
五九年至六二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数:
一九五九年全国十七个省级地区,有五百二十二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九十五万八千多人。
一九六O年,全国二十八个省级地区,有一千一百五十五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二百七十二万多人。
一九六一年,全国各地区有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二百十一万七千多人。
一九六二,全国各地区有七百五十一万八千多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一百零七万八千多人。

总数是3755.8多万,与杨继绳老师的3600万虽相差不大,但是仍有将近200万的差距(200万的数字就足以反驳新老左派们的质疑:饿死200万就天经地义?),50年前的亡魂具体数字仍然是飘忽不定的未知数。先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可是用大大低于实际数字的1700万人唬弄世人。其实不用这次的解封,杨继绳老师在被亚洲周刊评为2008年十大中文好书的《墓碑》中,就引用大量资料,得出全国在大跃进与大饥荒期间的非正常死亡的下限是3500万。

杨继绳穷10年的时间,以索尔仁尼琴式的专注与坚韧,为记录罪恶而收集证据。《墓碑》原打算名为《天堂之路》,后来改为《墓碑》。他说书名“墓碑”有四重意思:一是为在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二是为3600万饿死的中国人立墓碑;三是为造成大饥荒的制度立墓碑;四是在这本书写到一半时,杨继绳在体检时发现有“病变”,“于是我加快了写作的速度,下决心把这本书写成,也算是为自己立一个墓碑”。

所幸后来在复查时排除了病变,杨说但写此书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如因此书而遭不测,也算是为理念而献身,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墓碑。

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

开始

1月1日-1月15日

1.01
在林百欣广场,遇到一对江西来的夫妇,他们摆起4把仿制的ak47,在3米开外的宽大帆布上挂上一排排气球,并给每个气球上都佩戴上各种不同礼物。玩客只要击中气球,气球上的礼物就归其所有。一枪一块钱。在新年的第一天,阳光灿烂地普照广场,这对江西来的夫妇,开始了他们新年的第一天生意。少年时期经常对这种游戏充满好奇和渴望,既可以玩枪,运气好的话还可拿到气球上琳琅满目的玩具。
“这样怎样赚钱?”高文问。
“就赚打空枪的钱。”
高文要了五发子弹,没想到这斯枪法神勇,前两发都打中,玩具随着爆破的气球声滑落。最后三发因其骄傲自满情绪,只打中一枪。
“60%的命中率。”
我说,还不错,大叔阿姨就赚你那40%的钱。

这是新年第一天的游戏,礼物琳琅满目,气球高挂其中,每个人都开始了他们新的一年的博弈,为那不知的"命中率”。

1.03
企鹅发来短信,为不知去机会渺茫的却是自己理想的媒体还是保住现有工作而为难。从不会帮助别人做决定,只是说我不会这么早就向现实屈服,去了媒体而留不住,为着理想也不会遗憾,况且坚持的结果,谁对谁错,谁知道?勇敢才浪漫。

1.05
晨起,在b座的树下,高文说,瑞周去世了。就此,班委的紧急会议,饭堂,去医院的车上,到医院,同学们的议论,短信,直至看到瑞周的最后一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我只想一直坐在太平房门前的凳子上,地板上。两年前帮你搬完宿舍,你说,我住d座了要多来找我玩。我说好。往后我一直没实现承诺,那天,我只想忏悔的悲伤的却连悲伤的资格都没有的坐在离你最近的地方。

往后,我会写你的回忆录。

1.09
下午3点钟,除中途间帮瑞周的父亲复印了身份证,实在做不了什么,一直就在那里,旁观他人的痛苦而已,忍不得先回宿舍了。他们明日还会再来学校,争取最后一点的希望。在他们面前,我不配去悲伤。

4点多,打开豆油,是醉钢琴小组的解散通知,冷冰冰的关掉窗口,再打开牛博,火狐显示无法找到服务器。

到晚上7点钟,终于是确定牛博已被关闭。一同“牺牲”掉的是41个“登载大量低俗信息”的网站。

已没什么多大起伏的心情,前面南方报系被整顿以及广州台陈sir的失踪已经在预示着09年媒体空间将会被很大的收紧。只是这种“冷酷现实"见多了内心变得坚硬了?还是麻木、犬儒了?想起桑塔格在《旁观他人的痛苦》中发出的种种疑问,把桑塔格说的“照片”改成我今天面对的这些“冷酷现实”就是了:观看這些凶劫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们坚硬一点以面对內心的软弱?还是令我们更麻木?或令我们接受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创伤?而面对由照片所带来的远方灾痛的知识,我们又该做些什么?

1月9日,只是2009“不折腾年”的开始。

1.15
跟天宇把b座门前的杨桃树的杨桃差不多给摘光了。坐在午后的阳光下,看着满满的一地杨桃,相当的喜悦。叫了一些同学分享了,虽然过后某同学才咬了一口,就鬼哭狼嚎起来,才发现那杨桃是酸的。

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

悲观是不道德的

在《牺牲》里有一则枯树的传说:有位和尚,一步一步,一桶一桶地把水挑上山区为枯树浇水,默默相信他所作所为有其必要,他未曾片刻动摇过他的信念,相信他对上帝的信仰有着神奇的力量。他活着目睹了那奇迹:一天早上,那棵树忽然活了起来,其枝丫上覆满了又嫩的叶芽。塔可夫斯基说那“神迹”就是真理。
也许能够给人类已希望与救赎的就只剩下真理。
而塔可夫斯基就是通过他诗意的影像,让我们屏息而注,慢慢使我们得以窥见真理的面容。

这是两年前写过的一段话,当时,我沉迷在塔可夫斯基的影像中并试图破解他影像的诗意逻辑,并执拗的确信,真正的电影就该是如此,而每当在生活中,突然的遇到意念之外宛如神旨的景象,我都会发出由衷的惊叹:多么的塔可夫斯基!而当时写下的上面那段话,也不知自己对塔的了解有多少,当时的笔意已无法追忆,但现在读起来,尤其在年末,不至于太善感绝望。

关于年终总结,我不指望未来的命运就在那四千多字的08Charter上,但着实是一年来历经盛极与极衰后保留下来的最后信念和希望,因为民主自由平等等的普世价值就是真理。

只是更多的人缺乏路径与方式得以窥见真理的面容,甚而那些争取路径与方式的权利公然被剥夺。当有人说出一句“不折腾”的时候,杜绝了一切变化的可能。他要求其所有臣民发誓忠于虚假,要求其臣民与他在虚假上共谋。

但悲观在此时俨然是不道德的。

塔在历经政治高压恐怖以致流放拍出一部令人深远沉重存在主义式的《乡愁》之后,塔在随后的片子《牺牲》中寄言道:《牺牲》是一部充满希望的电影。

无法了解塔为什么突然充满了力量,但不悲观就是一种力量。权利的暴力从来就是与虚假共存并用谎言甜言蜜语包裹,当谎言被揭破,他就不能够继续存在。我们要把其谎言、虚假层层揭破,要让“真理”普及,以一人之力影响十人,进而一百人、一千人,让民主自由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一种常识。种一棵枯树,塔说你需要一些扶正的石头,并每日一桶水。

这是缓慢但理性的沉稳的方式。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细致

倩玲形容冬天:
深吸一口气,那感觉像是吃了块薄荷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