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有文章写到,中央政治局经两次讨论,对五九年至六二年的档案,下令解封。但又严禁公开,只准有限的高干接触这些档案。
五九年至六二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数:
一九五九年全国十七个省级地区,有五百二十二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九十五万八千多人。
一九六O年,全国二十八个省级地区,有一千一百五十五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二百七十二万多人。
一九六一年,全国各地区有一千三百二十七万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二百十一万七千多人。
一九六二,全国各地区有七百五十一万八千多人因饥饿及非正常死亡,其中城市有一百零七万八千多人。
总数是3755.8多万,与杨继绳老师的3600万虽相差不大,但是仍有将近200万的差距(200万的数字就足以反驳新老左派们的质疑:饿死200万就天经地义?),50年前的亡魂具体数字仍然是飘忽不定的未知数。先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可是用大大低于实际数字的1700万人唬弄世人。其实不用这次的解封,杨继绳老师在被亚洲周刊评为2008年十大中文好书的《墓碑》中,就引用大量资料,得出全国在大跃进与大饥荒期间的非正常死亡的下限是3500万。
杨继绳穷10年的时间,以索尔仁尼琴式的专注与坚韧,为记录罪恶而收集证据。《墓碑》原打算名为《天堂之路》,后来改为《墓碑》。他说书名“墓碑”有四重意思:一是为在1959年饿死的父亲立墓碑;二是为3600万饿死的中国人立墓碑;三是为造成大饥荒的制度立墓碑;四是在这本书写到一半时,杨继绳在体检时发现有“病变”,“于是我加快了写作的速度,下决心把这本书写成,也算是为自己立一个墓碑”。
所幸后来在复查时排除了病变,杨说但写此书有很大的政治风险,如因此书而遭不测,也算是为理念而献身,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墓碑。
2 条评论:
还好吗?
还好吗?————燕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