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牺牲》里有一则枯树的传说:有位和尚,一步一步,一桶一桶地把水挑上山区为枯树浇水,默默相信他所作所为有其必要,他未曾片刻动摇过他的信念,相信他对上帝的信仰有着神奇的力量。他活着目睹了那奇迹:一天早上,那棵树忽然活了起来,其枝丫上覆满了又嫩的叶芽。塔可夫斯基说那“神迹”就是真理。
也许能够给人类已希望与救赎的就只剩下真理。
而塔可夫斯基就是通过他诗意的影像,让我们屏息而注,慢慢使我们得以窥见真理的面容。
这是两年前写过的一段话,当时,我沉迷在塔可夫斯基的影像中并试图破解他影像的诗意逻辑,并执拗的确信,真正的电影就该是如此,而每当在生活中,突然的遇到意念之外宛如神旨的景象,我都会发出由衷的惊叹:多么的塔可夫斯基!而当时写下的上面那段话,也不知自己对塔的了解有多少,当时的笔意已无法追忆,但现在读起来,尤其在年末,不至于太善感绝望。
关于年终总结,我不指望未来的命运就在那四千多字的08Charter上,但着实是一年来历经盛极与极衰后保留下来的最后信念和希望,因为民主自由平等等的普世价值就是真理。
只是更多的人缺乏路径与方式得以窥见真理的面容,甚而那些争取路径与方式的权利公然被剥夺。当有人说出一句“不折腾”的时候,杜绝了一切变化的可能。他要求其所有臣民发誓忠于虚假,要求其臣民与他在虚假上共谋。
但悲观在此时俨然是不道德的。
塔在历经政治高压恐怖以致流放拍出一部令人深远沉重存在主义式的《乡愁》之后,塔在随后的片子《牺牲》中寄言道:《牺牲》是一部充满希望的电影。
无法了解塔为什么突然充满了力量,但不悲观就是一种力量。权利的暴力从来就是与虚假共存并用谎言甜言蜜语包裹,当谎言被揭破,他就不能够继续存在。我们要把其谎言、虚假层层揭破,要让“真理”普及,以一人之力影响十人,进而一百人、一千人,让民主自由成为一种日常习惯,一种常识。种一棵枯树,塔说你需要一些扶正的石头,并每日一桶水。
这是缓慢但理性的沉稳的方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